本章将从毕业生规模、深造情况、就业率、就业流向及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等方面对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报告中涉及2016届毕业生统计数据截至时间为2016年12月15日。
公司2016年共有毕业生363名,其中博士毕业生3名,研究生毕业生72名,本科毕业生288名。毕业生学历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毕业生学历结构
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人数最多的三个省(市、区)分别为甘肃省193名、湖南省8名、辽宁省8名(如图1-2所示)。
图1-2 2016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人数最多的两个省(市、区)分别为甘肃省57名、河南省5名,生源以甘肃省为主(如图1-3所示)。
图1-3 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图1-4 本科毕业生性别比例
图1-5 研究生毕业生性别比例
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总人数为8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6%。就各个专业来看,环境工程专业升学率最高为46.7%,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升学率最低为24.2%。但就升学人数来看,地理科学升学人数最多为44人,环境科学人数最少为8人(如表1-1所示)。
表1-1 本科生分专业考研率
专业 | 毕业人数 | 考研人数 | 考研率 |
地理科学 | 143 | 44 | 30.8% |
地理信息科学 | 34 | 9 | 26.5% |
环境工程 | 30 | 14 | 46.7% |
环境科学 | 33 | 8 | 24.2%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48 | 13 | 27.1% |
合计 | 288 | 88 | 30.6% |
硕士毕业生考博升学总人数为11人,占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15.28%。就各个专业来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升学率最高为6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升学率最低为0。但就升学人数来看,人文地理学专业升学人数最多为4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数最少各为0人(如表1-2所示)。
表1-2 硕士毕业生分专业考博率
专业 | 毕业人数 | 考博人数 | 考研率 |
自然地理学 | 23 | 1 | 4.35% |
人文地理学 | 26 | 4 | 15.38% |
环环境科学与工程 | 7 | 0 | 0 |
土地资源管理 | 5 | 3 | 60.00%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9 | 2 | 22.22% |
旅游管理 | 2 | 0 | 0 |
合计 | 75 | 9 | 15.28% |
从2016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的高校分布来看,39%的员工考研院校为本校;其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49%的升学去向在甘肃省内;环境工程专业,有一名同学选择了出国深造。从升学院校来看,除本校外其他院校大部分为“985”“211”高校,还有部分科研院所,深造前景较好(详见图1-6)。
图1-6 2016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流向
从2016届硕士毕业生升学的高校分布来看,36.36%的员工考博院校为本校,36.36%的员工考博院校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其次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72.73%的升学去向在甘肃省内;从升学院校来看,除本校外其他院校大部分为科研院所,深造前景较好(详见图1-7)。
图1-7 2016届硕士毕业生深造流向
截至2016年6月,公司本科生平均就业率为51.39%。如图1-8所示,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率较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率较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人数均为13。
截至2016年12月,本科毕业生中有130位同学以签订双方协议或者其他录用形式的方式就业,有17人灵活就业,就业人数占本科生毕业人数的81.60%。从各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地理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就业率均在80%以上,就业率相对较高。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率最高为100%,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率最低为60.42%(见表1-3)。
表1-3 本科毕业生分专业年终就业率
专业 | 毕业人数 | 落实单位人数 | 升学人数 | 灵活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地理科学 | 143 | 71 | 44 | 6 | 84.62% |
地理信息科学 | 34 | 16 | 9 | 1 | 76.47% |
环境工程 | 30 | 14 | 14 | 2 | 100% |
环境科学 | 33 | 20 | 8 | 1 | 87.88%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48 | 9 | 13 | 7 | 60.42% |
合计 | 288 | 130 | 88 | 17 | 81.60% |
备注:就业率=(落实单位人数+考研人数+灵活就业人数)/毕业人数×100%
截至2016年12月,公司研究生生平均就业率为51.39%。如图1-9所示,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率较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率较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人数均为13。
图1-9 研究生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
如图1-10所示,从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来看,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就业人数较多,就业率上升最为明显;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和年终就业率都高于本院平均就业率水平,且就业时间多集中于毕业之前;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在两次统计结果中均显示就业率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图1-10 本科各专业年初、年终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从近几年来看,公司毕业生当年就业率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70%以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图1-11)。
图1-11 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2016届已就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如表1-4所示),大部分集中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占就业生的53.06%和41.50%。其中事业单位以中初教育单位为主,占事业单位就业人数的88.46%,这是主要由于公司地理科学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目前大部分就业方向为中小学地理教师(如图1-12所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在其他企业(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占企业就业总人数的88.53%,这说明在新形势下,公司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一定改变。
表1-4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 人 数 | 比 例 |
机关 | 4 | 2.72% |
事业单位 | 78 | 53.06% |
高等教育单位 | 1 | 0.68% |
科研设计单位 | 3 | 2.04% |
医疗卫生单位 | 2 | 1.4% |
中初教育单位 | 69 | 46.94% |
其他事业单位 | 3 | 2.04% |
企业 | 61 | 41.50% |
国有企业 | 7 | 4.76% |
其他企业 | 54 | 36.73% |
部队 | 1 | 0.68% |
其他 | 3 | 2.04% |
合计 | 147 | 100% |
图1-12 本科毕业生事业单位就业分布
2016届已就业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如表1-5所示,大部分集中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占就业生的53.33%和33.33%。其中事业单位以中初教育单位为主,占事业单位就业人数的37.5% 。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在其他企业(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占企业就业总人数的60%。
表1-5 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 人 数 | 比 例 |
机关 | 4 | 13.33% |
事业单位 | 16 | 53.33% |
高等教育单位 | 4 | 25% |
科研设计单位 | 1 | 6.25% |
中初教育单位 | 6 | 37.5% |
其他事业单位 | 5 | 31.25% |
企业 | 10 | 33.33% |
国有企业 | 4 | 40% |
其他企业 | 6 | 60% |
合计 | 30 | 100% |
图1-13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结果显示,公司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7.25%;其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所占比例均为14.50%和8.40%。其余各行业所占比例较小(详见图1-14)。
图1-14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比例分布
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结果显示,公司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3%;其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6%和18%。其余各行业所占比例较小(详见图1-15)。
图1-15 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比例分布
2016届本科毕业生未就业人数为53人,经过调研,公司2016届毕业生未就业原因主要有不就业拟升学;拟参加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待就业(有就业意愿,尚未落实就业的单位);延修和其他原因。如表1-6所示,公司准备考试人数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较大,为60.38%,共计32人。 总体来看,大部分的未就业的毕业生,都有自己的就业、升学计划,就业态度较为积极。
表1-6 2016届本科毕业生未就业原因统计
未就业原因 | 人数 | 比例 |
准备研究生考试 | 13 | 24.53% |
准备公务员、事业编等招录考试 | 19 | 35.85% |
待就业 | 7 | 13.21% |
延修 | 4 | 7.55% |
其他原因 | 10 | 18.87% |
合计 | 53 | 100% |
2016届毕业研究生未就业总人数为34人。统计分析发现:未就业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专业所限,如事业单位的招考中,关于地理专业的较少;第二,很多单位偏向于招男生,如环境专业;第三,还有一部分未就业毕业生有个人原因,如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与社会实际需要难以有效对接等。